赵雅芝,1953年出生,是国民级的荧屏女神。在她所塑造的《新白娘子传奇》中,白素贞一角无疑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经典,演绎了东方女性的端庄与温婉,深深刻在几代人心中。她不仅是大家的荧屏回忆,至今仍为不少家庭所珍藏的影视画报人物。
然而,令人惊叹的是,年过七十的赵雅芝在商业拍摄中,依然能够挑战高难度动作。在最近的拍摄中,她脚踩十厘米高跟鞋,完成了跳跃、旋转等动作,充满活力的表现让不少年轻网友感叹自愧不如。
这也引发了部分观众在社交平台的讨论。有网友认为,赵雅芝这样“硬凹少女感”的做法稍显不合时宜,尤其是她标志性的抿嘴动作更是成为争议的焦点。有网友在评论中劝道:“真正的女神应该优雅地老去,奶奶,别再折腾了。”
不过,2025年4月,71岁的赵雅芝仍然在上海外滩的摄影棚中,以十厘米细高跟继续挑战跳跃镜头。画面中,她穿着粉色缎面长裙,优雅旋转,珍珠耳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裙摆如白莲绽放。这段广告花絮被曝光后,微博热搜词“赵雅芝奶奶别蹦了”引起了7亿次的阅读。
细心的网友还翻出了三年前她在青岛拍摄的冻龄写真,那时,赵雅芝依然能在零下五度的海风中保持挺拔的身姿,尽管嘴唇发紫,但依然保持着标准微笑。这种与世俗老年形象截然不同的生命样本,给了人们不少惊喜。
回到1973年,香港利舞台剧院,20岁的赵雅芝穿着自己设计的旗袍登场。她的珍珠项链在她的锁骨间轻轻晃动,评委亦舒称赞她的眼中仿佛有星辰。这场港姐选美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,从三万英尺高空的空姐,变成了镜头前的明星。
80年代,她在邵氏片场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。在《上海滩》中,冯程程的羊毛围巾飘过外白渡桥,成了整整一代人难以忘怀的初恋记忆;《戏说乾隆》中,她的程淮秀策马驰骋的镜头,也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材中的经典。
1992年,38岁的她在杭州西湖畔,披上白纱,演绎千年蛇妖的形象。在拍摄间隙,她常捧着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研读,使“白素贞”这一角色成为了东方美学的永恒象征。
转眼到2025年,赵雅芝依然活跃在央视春晚的舞台。化妆间,她与叶童对视一笑,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在《新白娘子传奇》拍摄时的同样情景。当《青城山下白素贞》的旋律响起,72岁的她依然精准复现当年经典的手势动作,令人叹为观止。
这一切的背后,是赵雅芝数十年如一日的专业精神。在山西民歌晚会彩排时,为了完美的甩袖动作,她曾连续七小时浸泡在冷水里练习;拍摄《不完美受害人》时,每天都提前两小时到片场研读法律条文,与年轻演员对戏从不依赖提词器。她视每个角色为神圣的契约。
镁光灯之外的赵雅芝,过着如苦行僧般的生活。清晨五点的香港豪宅中,她雷打不动地进行瑜伽倒立训练,餐桌上总是摆着精确计算过的三文鱼沙拉和蓝莓奶昔。即便是深夜收工,也要进行半小时的筋膜枪按摩才能入睡。如此严格的自律,支撑着她的事业多年来始终保持高水准。
2024年,赵雅芝出现在威海马拉松赛场,身穿白色运动服,体力丝毫不逊色年轻人。记者询问她的保养秘诀时,她幽默地指着运动鞋上的泥渍笑道:“哪有什么魔法,不过是把别人喝下午茶的时间用在跑步机上。”
她的豪宅书房里珍藏着数百封山区儿童的来信。其中,一封来自贵州毕节某小学的作文本上写道:“赵奶奶的学校有玻璃窗,冬天再也不用哈气暖手。”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,赵雅芝一直默默捐建抗震希望小学,至今已捐建17所,每所校舍的防震标准都超过国家要求。
对完美的追求同样贯穿于她的商业合作中。当她成为VTN健康品牌代言人时,签约前她坚持试用产品六个月;在喜百年家居开业典礼上,她亲自测试了三十把餐椅的舒适度,连螺丝旋转角度都用游标卡尺来测量。
而她在西湖断桥重现的《白蛇传说》舞台,则是一种文化的复兴。《千年之约》里川剧变脸版的许仙、黄梅戏的小青、昆曲的法海同台演出,展现了东方美学的多样性与深度。
她佩戴的掐丝珐琅发簪,经过考证复原了南宋宫妃的妆容,转身时的流云步,继承了梅兰芳嫡传弟子的身段教法。这一切展现了赵雅芝的文化自觉,早在九十年代便已萌芽。在《新白娘子传奇》中,她深入青城山道观习得“踏罡步斗”的科仪动作,水漫金山的戏份中,她所使用的24K金箔,取自故宫倦勤斋的修复工艺。
如今,浙江非遗馆中,仍陈列着她捐赠的戏服,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讲述着文明传承的故事。
维多利亚港的暮色中,浪花拍打堤岸,混杂着四十年前《上海滩》剧组的喧闹、三十年前西湖的蝉鸣,和昨日摄影棚里的快门声。七十多年的光阴掠过,那位曾在万米高空许下愿望的女孩,已经成为了穿越时代迷雾的灯塔。
当世人争论“冻龄”是否线年的春光里,用挺拔的身姿书写新的注脚——所谓的不老神话,不过是将每一个当下都活成永恒。